
2016年7月,北京十一学校实验中学开始系统学习“十一学校肓人模式”,从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学校治理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变革。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学校蜕变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探索生成了一些策略、工具和方法,值得借鉴。
本书适合教师及关心教育的人士阅读。
2016年7月,我校由北京十一学校承办,更名为“北京十一实验中学”,新初一、高一年级全面实行“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取消行政班,实行“选课走班”、分布式领导、导师制育人模式等,依据“十一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建设与重构,以“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己任,开启了一场行与思的教育蜕变。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十一教育理念”逐渐落地生根,带来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致力于建设有秩序、有力量、有活力、有张力的校园新生态——更加关注个体,服务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学校努力为每一位学子提供成长的舞台,让学生在学会自主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有独立思想、勇于担当的生命个体。
在学校转型的过程中,老师们直面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老师们鲜活的思考、积极的实践成为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源头活水。
这些探索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实用的工具、方法和策略,推动着学校顺利转型。反复打磨书稿的过程,也是老师们专业上进一步成长的过程。
相关推荐
-
《构建未来教育图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
书展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的深刻内涵与运作机制,并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呈现了这一育人模式在不同背景下的成功应用。从薄弱校的华丽转身,到新建校的崭露头角,再到乡村学校的奋力崛起,构建了未来教育的图景,为教育转型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类型的样本,可以帮助基础教育学校走出办学困境。作者:李建平 -
《重构学校文化》
一所普通学校,为什么能在短短数年里快速崛起,成为京城名校?
凭借重构学校文化,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成功实现了“逆袭”。作者:范胜武 -
《点燃教师,照亮教育:学校生长日志》
只要教师被点燃,就没有办不好的学校!
崔永元、刘可钦诚挚推荐作者:刘艳萍 -
《初职教师20个怎么办》
聚焦新教师成长路上极具代表性的20个共性问题。
众多实用的方法、工具和策略,拉直新教师成长中的“弯路”,让新教师迅速成为合格教师。作者:赵继红 主编 -
《把教育装进日子里》
有什么样的校园生活,就会培育出什么样的孩子
详细记录北京十一学校26个校园文化日的
设计理念、教育价值和操作要领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我们的故事”项目组 -
《让教育真实地发生——北京十一学校的教师智慧》
400多位优秀教师的创意,200多张教育海报,
提供可视化、可迁移、可操作的教育策略、方法和工具作者:沈祖芸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