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乐且高质量,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教育学者钱文丹为你解惑
学生没考试,教师没考评,连续多次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兼顾“快乐”和“高质量”的芬兰教育受到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瞩目。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的?真实的芬兰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教育学者钱文丹深入芬兰教育现场,用生动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芬兰教育的全景图:纵向看,从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到高等教育,不仅有不同学段教育的全貌描写,还有不同学段教育的不同亮点呈现;横向看,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育评价、教育管理,到教育改革,不仅有政策分析,还有操作指南。
本书立足芬兰文化解读芬兰教育,为我们呈现了鲜活的芬兰教育。
作者简介
钱文丹,芬兰教学法协会创始人。从事基于芬兰教师教育模式的中国教师培训工作。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教育学硕士。五年间,走访芬兰100多所学校,访问芬兰教育者,与芬兰家长和学生对话,捕捉到芬兰教育的现场和众多细节。现居芬兰,在芬兰养娃,学习芬兰文化和北欧文化,触摸到芬兰教育背后的土壤。
名家推荐
《这就是芬兰教育》是一本综合介绍芬兰教育的著作。这本书非常有助于读者理解芬兰教育如何兼顾“质量”和“公平”。文丹会带领你去了解芬兰教育系统如何促进学生高质量学习,如何帮助学生获得高度幸福感。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讲席教授、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汉内娜·涅米(Hannele Niemi)
文丹对我国与芬兰的基础教育有深刻的洞察,在本书中不仅清晰描绘了芬兰教育改革的路线图,还勾勒了芬兰教育改革的背景图。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首任部长、北京师范大学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中方院长
刘嘉
这本书从不同视角介绍芬兰教育。有家长视角和留学生视角的实际体验,有教师视角的课堂观测,有研究者视角的芬兰教育生态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还有时间视角的芬兰教育发展和改革历程。文丹将向你展示芬兰怎样从一个仅有少数人接受教育的贫穷农耕国家,转变为拥有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现代化知识型国家;当代芬兰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和“以师为尊的学校和社会”。我强烈推荐这本杰出而重要的著作!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欧洲发展心理学会前主席、赫尔辛基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卡塔琳娜·萨尔梅拉-阿若 (Katariina Salmela-Aro)
我和钱文丹结识是因为芬兰教育。她对芬兰教育的认知经历了不同阶段:作为局外人的羡慕,作为局内人的真实体验,再到作为研究者的反思。这背后是一位中国教育者在芬兰的成长史。本书值得中国教师、教育研究者和家长细读。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文教处
高宇航
相关推荐
-
《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十年来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教育著作之一
以日本7000间教室、美国1000间教室的实际研究为基础
国际著名课程专家、日本教育学会前会长佐藤学教授代表作作者:佐藤学 -
《美国教师:教室里的英雄》
本书聚焦于那些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教育者。在两年时间里,作者卡特里娜•弗里德采访并记录了美国50位富有激情、具有创新力、备受赞誉的教师的故事,这些受访者来自全美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公立以及公立特许学校。这些教师以极富创造性的新颖方式,改变着学生的生活和未来。作者:[美]卡特里娜•弗里德 著 -
《云端学校:没有老师,学习如何发生》
假如在贫民窟的墙壁中嵌入一台电脑,邀请附近的孩子们一起来学习——没有教师、没有课本、没有考试,会发生什么?
本书呈现了云端学校创建的全过程,分享了这项大胆而极具创造力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描绘了互联时代儿童自主学习的新形态,并预测了未来学习的新图景。作者:[印度] 苏伽特·米特拉 著 -
《这就是芬兰教育》
学生没考试,教师没考评,连续多次在PISA测试中表现卓越——兼顾“快乐”和“高质量”的芬兰教育受到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瞩目。芬兰教育是怎么做到的?真实的芬兰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作者:钱文丹 著 -
《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一位教育学教授的笔记》
美国老师是怎么上课的?
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做些什么?
美国“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美国课堂环境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一张纸”的背后有何玄机?作者:李海林 -
《平视美国教育》
对那些令人棘手的学生,美国教师都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
美国学校是如何管理教师的?
我们到底能从美国教育中学到什么?
让我们跟随王晓春老师一起,理性地看待美国教育的现状吧!作者:王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