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专门写给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朋友的。
两位作者长期研究“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杜绍基曾师从德鲁克,深得其管理思想精髓;彭信之被评选为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20年最佳合作讲师。两位专家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要,与校长等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发了“冰山下的领导力”系列校长领导力课程。该课程经过数千名校长的实践印证、反馈,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校管理理论。
作为这一课程的提炼与升华,本书系统阐述了校长领导力与学校管理精要,可谓教育管理者的实用管理百科。
本书适合各级教育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学校中层和教师阅读。
作者简介
[美]杜绍基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美国全球创业指导基金会创业教师认证师。2006—2012年任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首任院长,致力于推动德鲁克管理思想在国内广泛传播,帮助管理者在工作上实现卓有成效。著有《用设计思维玩转创业》等。
彭信之
北京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资深讲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马云基金会乡村校长领导力课程顾问,国家开放大学网络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名家推荐
校长应该不断思考和回答“我是谁”“我们是谁”“什么是我们学校的使命与愿景”,并鼓励学校的每位利益相关人都能够朝着共同的目标从事创造性实践。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因此,学习管理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 刘坚
我如饥似渴地读了我能够找到的德鲁克的所有著作,这改变了我对管理和管理学的若干偏见,让我绕过了管理工作中的许多陷阱,帮我躲过了学校管理中的很多误区,也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少走了弯路。毫不夸张地说,遇见德鲁克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福分。我特别推荐这本书,希望更多学校管理者能尽早遇见德鲁克。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 李希贵
相关推荐
-
《教育艺术随想录》
1995—2017,从高密一中到北京十一学校,
跨越20年的自我对话,一位中国校长的思想成长史
——看李希贵第一本著作这样迭代。作者:李希贵 -
《重新发现学校》
校园里的人、事、花草树木、声音、色彩,甚至连流动的空气等一切细节,都是孩子成长为“人”所需的阳光和雨露。这些,都需要我们去重新发现,并积极行动。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办出有内涵、有品质的学校。作者:高峰 -
《重新定义学校》
变革时代,学校需要重新定义。作者:李希贵 -
《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校长》
今天,我们怎样当校长?校长的首要工作是什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引导和帮助教师?怎样办一所美好的学校?……闫学校长从苏霍姆林斯基丰厚鲜活的著作中找到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作者:闫学 -
《学校管理者的五堂必修课》
本书针对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精选了《中小学管理》创刊25年来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集中了管理专家及校长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策略,帮助读者思考什么是好的学校管理。作者:沙培宁 柴纯青 主编 -
《推开幸福教育之门》
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力作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为本书作序
顾明远、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之女)、肖甦诚挚推荐
作者: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