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她,曾是初中、高中语文老师,也担任过杂志主编,是什么让她踏上独立教师之路?
- 教授阅读课的前提,是做一名合格的阅读者。沿着文本细读的小径,在文字中翻山越岭,带学生进入广阔的阅读世界。
- 本书可以看作一个短视频集,播放着老松鼠和小松鼠一起吃坚果的故事。不同的坚果有不同的吃法,不同的吃法会带来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收获会激起不同的乐趣。
借由教育,小狐正走向一条通往个体自由的道路,她所凭恃的,便是母语,因为:你的语言所及,即你的世界所抵。
——蔡朝阳
教室里坐满了一群十岁出头的孩子,笑声常常几乎要把门窗爆开,连空气中都挤满了我们的想象。紧锁的眉头、凝重的眼神和在稿纸上驰骋的笔尖,像一首音乐的不同部分,次第出现。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写作带来的自由。
——学生朱翌潇
这是一位教育探索者的旷野历程。书中记录了作者在公立学校之外的母语课堂实践。作为一名视野开阔、经历丰富的语文教师,作者在文本选择、问题设计和课堂操作上独具一格,不仅营造了一种课堂民主氛围,更时时刻刻地培植学生的爱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本书摒弃了教学实录的繁冗,通过对一系列创意阅读课堂的回顾,扼要而清晰地呈现了“学生—经典文本—教师”透过特定活动所传递出来的图景,并通过不少教学实例提供了经典文本的教学示范,以及可上手、可上路的操练方法。
作者简介
童蓓蓓浙江玉环人,做过初中、高中语文教师,担任过《读写月报·新教育》责任编辑、《中学语文报》副主编,2011年至2018年,任杭州越读馆小学课程设计者,自编教材、自创课程。
相关推荐
-
《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
教学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升堂入室?
教学效率低、抓不住重点、不小心上成思想品德课、把握不了课程意图,你需要“全景地图”,需要专家的锦囊。
语文教学名家、特级教师王崧舟新作,
帮助你深度理解教学,突破教学困境,创造自己的精彩课堂。作者:王崧舟 -
《让孩子学会写作》
好多孩子还在写作门外徘徊,
我的写作课志在唤醒孩子们对生活的敏感与热情,
我希望孩子们能在写作中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作者:蒋军晶 -
《我的教育故事》
本书收录了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半年,根据自己的教育经历撰写的30篇教育故事,以及2014年以来在报刊上陆续发表的20余篇教育随笔。这些文章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短小精悍、亲切质朴、娓娓道来,展现了一位教育者对教育、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一位老人坦然面对生死、笑对人生的大爱与大智慧。予人启迪,让人泪下。作者:于永正 著,于然 编 -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
什么是群文阅读?优质的群文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文体如何做群文阅读?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学什么?……在本书中,蒋军晶老师将自己多年做群文阅读的经验全部呈现出来。作者:蒋军晶 -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
教好语文,其实并不难。于永正老师数十年耕耘课堂,对语文教育有着系统思考,他还培养数十位语文特级教师。语文教师读后,定会有不小的收获。作者:于永正 -
《我们的语文课》
71位当代名家,以深情、温暖的笔触,追忆个人早年母语教育的经历。这些文字,是对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认真总结和回顾,也为新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如何继承传统、面向未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作者:王丽 主编